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429节 (第1/2页)
有时候,古方和今方用法用量差距大,要重新斟酌,就会引起思考。思考是很好的事,能使得他大脑更加清晰,对以前学的知识重新巩固。 期间,他遇见过很多优秀的医者,比如吴关山、郭中攸、范大夫和庞敏才、林惠秀等人,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,能得到新的启发,受益良多。 他不敢小瞧宋朝的医术。 虽然宋朝的中医水平达不到明朝时期,但不乏佼佼者,若是能参加这次的茶会,对他来说意义非常重大。 要是他能带上阿旭和阿锦,就更好了。 想到这里,许黟问尚弘深:“我能带人去吗?” 尚弘深看他:“你要带谁?” 许黟没有瞒着他,直接说了阿旭和阿锦:“他们两人都是我的徒弟,已是可以出师,尚教授可以拷问他们。” 尚弘深捏着胡须沉思。 同僚莘淮跟他提过,在相国寺替许黟卖药丸的男子叫阿旭,原来他也是个医者。 在接触许黟时,尚弘深对他的性情有些了解,既然是许黟确定的人,那这两人应是有一定水平。 他可以做个人情直接答应,而非要拷问的形式。 尚弘深煦颜道:“既是许先生推荐,岂有不应的道理,初八那日两人都可来。” 许黟拱手道:“多谢。” 尚弘深罢了罢手,没有承他的礼,反倒是说:“参加茶会有要求,参加者要带有两物,一是以往所开的药方,二是所炮制的药丸,缺一不可。” 许黟闻言点头,这个简单。 他们能带去参加的药方和药丸不少,到时候确定好带什么去就成。 除此外,尚弘深没有再提其他。 第259章 初八前, 邢岳森趁着休沐,带来一个粗使婆子和一个车夫。 家里添了新人,落在兄妹俩和二庆身上的琐碎事就少很多, 都能将重心放在自己的事情上。 来到京都后,危机感最强的当属二庆,京都没有山可以打猎,他平日挣钱进账的项目少一半, 除了每日牵着小黄溜达解闷, 就是跑腿、当车夫、卖药丸。 眼下不需要他跑腿当车夫,他来找许黟, 问能不能去找份兼职干。 二庆道:“我看码头有招扛活的伙计, 每天能领八十文。” 这个价钱在京都低了些, 但能勉强温饱。 家里穷苦,有多余劳力的都会去码头兼职挣点钱补贴家用。 许黟听了直皱眉,不建议他为几个钱干苦力:“你得换个挣钱的法子。” 二庆挠头:“我只有力气使。” 动脑筋的活儿他干不来。 许黟笑着出主意:“如今天渐热, 码头干活的伙计容易累出热病, 你去卖药茶,反倒合适。” “药茶?”二庆眼睛瞬间亮起。 他跟着许黟多年,不是白跟着的,前几年跟着阿旭阿锦学字,后几年,他几乎能认所有字了。 有时候兄妹俩忙不开, 他会帮许黟挑拣、晾晒药材,耳濡目染, 多多少少懂得些常用药材的用药法。 听着许黟说起药茶, 旋即就想到了什么:“金银花茶。” 许黟道:“金银花茶太简单了,容易被模仿, 你就煎煮清热解毒茶。” 这茶也不麻烦,就是要用蒲公英、金银花、薄荷和甘草。有几味药,就不容易被模仿出来,要是被别人摸寻到商机,也在码头吆喝着卖也没事,京都这么大,他们可以换着来。 许黟立时把方子写出来,让他每个药铺买一样回来。 二庆晓得的。 兴冲冲地拿着药方就出去了。 二庆要去码头卖药茶没有瞒着家里其他人。 买来的药材要处理,阿锦拿过方子来瞧,就明白该如何制,使唤二庆去屋里搬惠夷槽。 这惠夷槽是在京都重新置办的,阿锦叫他擦去灰尘,先取薄荷和甘草。 阿锦仔细盯着他的动作,边嘱咐道:“你按着秤来,郎君给你的方子量大,不能出错了。” 二庆听着她的话,连连点头。 灶房里,新来的粗使婆子在洗铁锅,阿旭进来,看到她正准备煮饭,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