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15章 (第2/2页)
遇上个什么病,开起方子来也不含糊。一人一龙不顾生死,亲赴敌国救死扶伤,算是悬壶济世一般的美谈,再佐上龙夷不详之证,宋国公处置不公失德之举,引得民间自创了一套妖龙与福龙之说,无须过多撺掇,城内百姓已生归顺之心。弄得事先安排来散布流言的内应成日无所事事,白拿官粮。更有甚者,将那医人疾苦的瓷娃娃画成小像,当神仙一般贴在床头以求平安顺遂,不足半月,画坊生意竟是翻了好几翻。 小缘听后惊讶地张着嘴,起初宋国可是最想要了她的命啊!因问:「不伤她便是,为何还要派人保护她?」 「张子娥是宋国仇敌,她若死了,所有人都会以为是宋国下的手,可她治的又偏偏是宋国百姓,她若死了,你说百姓当如何作想?」 「那杀了她,再嫁祸给谁挑拨离间呢?」 公主垂眸笑笑:「谁会信呢?天子从不介入各国私斗,诀洛城那位诸事不理,漠北尚被堵在沙塞之外。栽赃嫁祸都寻不着人。只有把昔日仇敌,当作宝贝供着。」因知那人生性刁钻古怪,犹是钟情于戏谑之事,一时间竟特别想瞧瞧张子娥在那架简陋乌篷马车上,一副呼风唤雨的得意样儿。只可惜她贵为公主,不能同她一般洒脱,一人一龙走天下。她在梁都,有她的责任。 苏青舟拾起一旁的菱花镜,轻轻用指腹按压着鬓角,染了蔻丹的指甲尖将翡翠簪子往墨发堆里推了推,舒展着白皙的脖子在镜中左右看了几回:「走,随我去看母妃。」 她的亲娘去得早,口中的母妃是收养她的贤妃娘娘。贤妃早年有过一个公主,不足半岁便夭折了,如今膝下有个十六皇子,颇得梁王喜爱。当今皇后乃将门之后,其余三妃更是出自豪庭大户,反观贤妃出身平平,外无家族帮衬,内无非常手段,一身盛宠很是招人惦记,保不住当年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女,丝毫不令人感到意外。她能坐稳四妃之位,无非是靠一副姿容姣好,与品性温婉,故而她能教给女儿的,仅仅是相貌与仪态,并对此要求极为严苛,以至于苏青舟直到今日去见她,依然会在镜中反复查看多次。 母女二人坐在暖阁里吃起茶来,随意叙了些家常。自从接二连三闯下祸事,苏青舟便很少再去请安,宫中皆说这五公主心肠如石,不念及抚育之恩,而贤妃明白,青舟是在划清界限,不想连累她与小十六,若非昨日特意请她入宫一叙,她亦不知她们这对半路娘俩儿,何时才能再见上一面。贤妃举止优雅地以极轻的动作拢了拢白狐毛镶边小坎肩,坐在暖炉青烟里,抬眸望向绿纱窗外一隅枯枝,略显生涩地感叹道:「一晃眼小十六已满十四岁,你也成了个大姑娘,我终算没有辜负当年阿环所托之事。」她浅浅蹙着眉,将明丽的眉眼笼上淡淡愁愫,鼻翼在茶香弥漫中微不可查地动了动,垂眸佯装平静地看着女儿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