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13  (第1/2页)
    卿微微一笑道,“难道朕离了你,就批不成奏折了?”    “那么……”    小德子回头看看阶下,有一位从内务府新拨来的太监,年方十四,叫安平,就垂首站在那儿。    “你过来伺候皇上。”小德子对他下令道,既然是御前的太监,研墨倒茶应该没问题。    “是。”安平并不卑怯,低头来到御案旁。    “皇上,奴才去去就回。”小德子说,跪安了。    “呵呵……”爱卿见他这么高兴,心里也觉得舒坦,便继续看起奏折来。    其实,倒也不是小德子不专心,引得他走神,而是折子上写的东西让他无法静下心来。    “东南的晟、夏二国,自古以来便是海上强国,如今两国的王子、公主联姻结盟后,军力更为强盛,大燕东南的珍贝诸岛,常有海盗出没,晟、夏二国借由追击海盗,时常派军骚扰我国边境,实为觊觎我国领地……不能不防。”    奏折上写的字并不多,却透着一份不容小觑的危机。    爱卿自登基以来,处理的奏折大多是写着太平祥和,需表彰嘉奖的。比如某省某地有孝女伺候患病父母,终生未有出嫁;又如北边一位官员开仓赈济灾荒得当,百姓联名感谢的;还有,梁国使节请陛下归国的……    这突如其来的军务要文,让爱卿的心头难免怦怦直跳,他还翻阅了地图,查看晟、夏二国的具体位置。    他们的国家就像一道“上玄月”,一南一北,两头都略尖,中间有错落开的岛屿连接,正因为那些岛屿,使得这两国总是摩擦不断,烽烟四起。    爱卿突然想起,父皇在位时,就算征战天下,却唯独没有去动晟、夏,大概是想让他们鹬蚌相争,好坐收渔翁之利吧。    对大燕来说,这也是避免损兵折将的最好策略。    可是恐怕连父皇都不曾预想到,这世代为仇的两个国家,竟然也会有一笑泯恩仇的时候!    “晟、夏……”沉思着的爱卿,略显烦闷地念道。    “皇上,盛夏既已至,凉爽的秋日可还会遥远?”这声音听着温婉可人,和一般太监尖细柔腻的嗓子不同。    不过让爱卿感觉惊奇的,除去那分外动人的嗓音外,还有他说的话。    虽然说,对方把他的“晟、夏”二国听成为“盛夏”了,可能以为他是在感叹酷暑难耐吧。    可是,这样机灵又不怯场的答话,是爱卿未曾遇到过的。    “你是……?”爱卿想了想,温柔地问,“安平吧。”    “奴才正是安平。”年轻的太监依然低着头,恭恭敬敬 ,但不卑怯。    “你多大了?可曾读书?”爱卿问道。    “回皇上的话,”安平应道,“奴才今年十四岁,曾读过十年的书。”    “什么,十年!”爱卿又惊又喜,“学的都是哪些书?你把头抬起来回话。”    “奴才遵旨。”安平抬头,依然用温缓柔和的声音回答道,“奴才有学史书、掌故、棋艺、书法、丹青……”    爱卿那双湛如秋水的眼眸睁大着,盯着小太监的脸儿猛瞧。他的肤色像雪一样白净,人也消瘦,看起来就跟小女孩似的,眼睛不大却分外有神,配上那双秀美细长的黑眉,大有“小家碧玉”的气质。    可惜的是公公之身,他要是生养在寻常人家,还不得意万分。    爱卿最喜欢小德子,是因为两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