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45  (第2/2页)
没那么容易决断了,她反复考量再三,最终去找了滇宁王。    她其实难以说清自己到底是什么心思,可能是自己无法决定,下意识想寻求外力推一把,看看到底向前还是向后罢。    她借着张桢妻子上门的事先扯了两句,她没见张妻,但收下了她的花,也留她进门喝了杯茶,问滇宁王如此处置可有怠慢。    滇宁王表示那不是什么要紧人物,无妨。    滇宁王妃接着便闲扯般提起来:“我听瑜儿说,柳氏在圆觉寺静养得不错,身子已经好起来了,那是不是该把她接回来了?毕竟还是府里的条件好些,柳氏想什么吃的用的都就便。”    滇宁王“唔”了一声,摇了头:“ 先还是不必,柳氏一贯身子骨就不强健,她那个模样,你也见着了,风吹吹就倒,倘若回来了,那个毛病又犯起来,白折腾一遍,过一阵再看罢。”    滇宁王妃心下冰冷。    **    三日后。    一名信使自云南秘密出发,马不停蹄地赶往京城。    大半个月后,一封奏本摆在了皇帝的案头。    皇帝兴味地把这封奏本来回看了两遍,沉思了一下。    “汪怀忠,把褚有生的密揭拿来。”    立在一边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汪怀忠忙应了声,脚步轻捷地去墙边的紫檀木雕山水楼台顶柜里取出一个木匣子来。    从他熟练而毫不犹豫的动作看,这个木匣子应该很常被使用。    匣子打开,里面摆放着一叠不算多也不算少的密揭。皇帝伸手拿起最上面一张,打开。    与其所使用的朴实无华的纸张一样,这封密揭的内容也很简洁。    ——臣秉奏:柳孕,避居于外,边王格局恐有变。    这封密揭到达皇帝手里的时间仅比“滇宁王”的奏本早七八天。    皇帝的目光注视回奏本上,奏本边侧已经附上了内阁的票拟意见。    “先生们都同意?”    这先生说的是内阁的大学士们。    汪怀忠微笑回道:“是的。”    “倒是难得。”皇帝评说了一句,又问,“汪怀忠,你说,沐氏的格局要变,会是怎么个变法?”    汪怀忠躬了躬身:“世子将要长成,王爷捡在这个时候送子入京,依老奴想,似乎正好隔绝了世子与边将接触的机会。据说那位有孕的柳夫人极为受宠——这里面有些事,也许是老奴想多了,也许确实,不那么好说。”    “与边将疏离分析的下一任沐氏王……”    皇帝意味不明地笑了笑,把手里的密揭丢回去,亲自执起朱笔来,往奏章上批了“照准”两个字。    而后搁笔,往后伸了个舒适的懒腰,吩咐道:“用印。”    “是。”    汪怀忠上前,小心翼翼地拿起宝印,端正地盖了下去。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  不要等,不要靠,天子没往召,自己创造条件上呀~    ☆、第28章    时间按部就班一日日过, 从明面上看, 滇宁王府一如往常运转, 孟夫人葛姨娘等也不聒噪了, 柳夫人有孕固然值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