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404  (第1/2页)
    中,大家不光发现拍卖会上那二万五千两无名氏的画就是赵如熙画的,还在展览中亲眼看到了她的画。    人都说字如其人,画更能让人直观地感受绘画者的心胸、眼界。    如果胸中没有大丘壑,是画不出这样的画来的。    这时候,京中的权贵才真正正视起赵如熙的绘画才能和她这个人来。    就跟萧圪与彭国安一样,许多人因为她的画,欣赏起她这个人来,从而想把这样的人扒拉到自家来,成为儿媳妇或孙媳妇。    这样的奇女子,不光能给家里带来钱财与荣耀,更能带来人脉——    多少人喜欢赵如熙的画啊。有达官贵人上门求画,送他一幅画,就是结交一份人情。而自家想求人办事,不用别的,只需送上一幅赵如熙的画,人家没准就能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。    没看尚德长公主、康时霖这样的人,都自觉成为了她的靠山吗?这全都是因为她的才能。    一个女子有这份才能,可以为对家族做出很大的贡献、比许多男子都强了。    更何况,她还可以教家中的晚辈画画。只有能学得她的几分本事,也不愁在朝廷里混不到一个好差事。    所以娶这样的女子做儿媳妇、孙媳妇,真是半点都不亏。    所以继彭家这门亲事后,来求亲的人络绎不绝。    不说别的,便是卫国公府也托人带话,想替卫国公夫人嫡出的、比赵如熙还小一岁的三儿子求娶赵如熙——除此之外,卫国公府实在找不出适龄的男丁了。庶出的倒有,但一旦提亲,这是看底了赵如熙,就不是结亲,而结怨了。    这情况让老夫人和赵元勋、朱氏又喜又愁。    “十六岁之前,我不会考虑婚事。”赵如熙也被朱氏一遍遍地来问弄得不胜其扰,“娘您也看到了,我不愁嫁。到时候我必然会为自己挑一门好亲事。我的眼光您还不放心吗?”    朱氏只得把赵如熙的话跟老夫人和赵元勋转述了。    赵元勋道:“那就听她的吧。”    再深的道理,赵如熙都跟他们说过了。道理他们也不是不懂。    只是看着这一门门以前求而不得的好亲事送上门来,他们才会心动,觉得拒绝了真是太可惜了。    谁知道过了这个村,还有没有这店呢?    而赵如熙太有主见,是他们劝服不了的。所以只能选择相信她了。    绥平伯府的长辈不着急了,可有人却坐不住了。    这日,青枫匆匆进门,把其他人都遣了出去,悄悄对赵如熙道:“姑娘,奴婢早上醒来,就看到枕边放着一封信。”说着,把信给了赵如熙。    第455章 干卿底事?    赵如熙看她这样,就知道应该萧令衍派人送信来的。    以前她跟青枫整日乘着马车在北宁转悠,萧令衍的下属很容易把信塞到青枫手里。    现在她窝在府里哪儿也不去,萧令衍想要传信给她,也就只能使这一招了。    她打开信封一看,果然是一封德文信。    萧令衍在信里提出想见她一面,见面的地点是城南一处隐蔽的院子。    赵如熙的眉头皱了起来。    这家伙,能有什么重要事要谈?    现在接近年关,进京述职的、从外地回京过年的人不少;京城里的人家也要外出采买年货。总之外头街上的人比平时多了一倍不止。    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