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353  (第1/2页)
    嚼头,民夫难道就不吃饭?    这里面的折耗,这一切肯定是羊毛出在羊身上。天下兴亡,百姓皆苦。    免不了。    也不可能免。    和平,从来不是祈求来的。而是打出来的。    “今年就耗下去。大魏能耗下去,朕倒想看看,胡儿能何等能耐跟大魏朝拼了国本?”正统帝在冷笑。    皇帝当然想大胜,可输了,也不可能不补救。    “朕已经准备下圣旨,拔了殿前军北上。”    正统帝说了他的打算。    玉荣听后,点点头。    “一切自然依了圣上的吩咐。”对于兵权皇帝捏的紧,现在肯与她提提,这也算给了脸面。皇帝给了脸,她不可能不知道分寸。    真去犯了皇帝的忌讳?    玉荣从来不做蠢事。这也是她到现在平平安安,还一直平步青云的原由。    她觉得,在后宫里这些女子中,她可能不是最聪明的。    可她是最识实务的。    说白了,就是在皇帝跟前,她懂得进退。还是知道与皇帝当了合伙人,她也只是一个名议上的股东。    别真是当自己就是天下的主子。她就是一个替管的。    位置摆正了。    很多事情也便是能看清楚了。    皇帝有了打算。    可皇帝不说。皇帝只是给了一些暗示,给他的近臣。    在这等时候,皇帝是要听了郡臣的建议。当然,那是表面上的。实则,真正最后决断的,还是皇帝。    这等决断之权,皇帝从来就没有松手过的。    哪怕是玉荣这一位临朝听政的皇后,也只是名议上给皇帝替笔的。    只是一直以来,皇帝在慢慢的转移注意力,他为了长寿,为了活得久些,一直是捏了要紧之处。    一些不那么重要的,才是玉荣这一位皇后在料理。    在正统帝的眼中,皇后拿捏的一切权柄,从他的身上而来。而这一切将来,也是会让帝后二人的子嗣继承。    皇帝给的放心。    到底皇帝是凡人,百年之后,一切不是还是他的儿子继承嘛。    这是皇帝信任皇后的原由。至于其它的权臣?可能吗?    皇帝是不会信任的。    太子司马贤回来了。    他回来的时候,知道了朝廷的御旨。    此时,郡臣与皇帝之间,皇帝在听取建议后,下了决断。    战争继续。    大魏朝风骨铮铮,岂会怕了那些胡儿?    战争继续。    和亲?    那不可能的。    至于太子司马贤则是上了奏章,说明了一路行来的经历。    通天阁。    皇帝见了儿子。    “朕看过你的奏章,不错,瞧得出来你确实用心了。”儿子能办实事,这是皇帝满意的。对于这等继承人,皇帝也是满心的欢心。    “父皇,民生多艰,此回朝廷若加征九塞之战的摊派银子。儿臣担忧民生更苦。”司马贤吃了苦头。    那是真知道百姓的苦。    可以说,活着艰难。若是再搁了摊派,可能是有些穷人家真是活不下去的。    “你这话对,也不对。”    正统帝却是轻轻摇摇头,他道:“朝廷加征的摊派银子,那不是农赋之税。这是加征到一些大户头上的。”    “具体里面的一些操劳,你真有心,你就去给你母后多多帮衬一二。”    正统帝是懒得理政务。  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