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10  (第2/2页)
了,身体也不大好。现在,我大哥参军入伍驻守在边防,我二哥在念高中,家里就指望着我和我姐呢!我这一走,我姐肩上的担子可就太重了……”    他诉了半天苦,最后话锋一转。    向县里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。    他想让武装部出面,给他家安排两个招工指标。    一个给明兰姐,一个留着备用。    他二哥今年考学,考得上固然很好。若考不上,就凭着这个指标去县城里上班。    没准,借着这个机会还能“农转非”,吃上商品粮呢。    若是那样,家里的景况会有所好转。    生活上也没那么窘迫了。    老支书和江队长一听,皱了皱眉头。    可柳明亮开了口,他们却不便说什么。    况且,这个要求别说是队里,就是公社里也解决不了。    也就县里才有这种招工指标吧?    李部长听了,考虑了片刻。    说回去研究研究再说。    柳明亮不放心,就跟大哥说:“哥,这个事您跟县里提一下吧?说起来,我爹和我娘可是立了功的,理应照顾一下……”    肖建民本就心存感激。    见弟弟代柳大叔一家提了要求,自然会认真对待。    他冲着柳大叔和柳婶子,笑着说道:“大叔,婶子,这事我一回去就跟县里提提,我记得政策上有这么一条,对立功人员是有奖励的……”    “唔,那就让肖同志和李部长费心了……”    李秀芝赶紧接了一句。    没了儿子,她心里正难受着呢。    见儿子向着家里,才好受了一点。    再说,她一向不肯吃亏,可不想把上面给的照顾“谦虚”掉了。    柳满秋听了,木楞着脸。    可在心里直夸儿子聪明。    虽然不是亲生的,可养了十多年,早养出感情来了。    儿子走了,固然难受。    可这都是为了儿子的将来考虑,即便再难受也得忍着。    瞧瞧,儿子还是想着家里的。    日后出息了,定不会忘了家人吧?    这事初步定了下来。    肖建民跟弟弟说:“小晖,哥回去就去县公安局办理户籍迁移手续,你的关系随着人走,到了京城就能落户,一点也不耽误上学……”    柳明亮点了点头。    以后,他就是城里人了。    放在以往,这是连想都不敢想的。    早几年定了户籍之后,国家就出台了政策。自那以后,农家孩子想“农转非”只有三个途径:一个是考学、一个是参军提干、还有一个就是招工进城。    这三样,没有一样是容易的。    可现在,眨眼之间大哥就能给他办好?    看来,有一个当“大官”的父亲可真好啊。    对那个陌生的父亲,他第一次涌出了一分感激之情。    虽然,对他来说,那人和他除了血缘关系之外,陌生之极。    可他还是想谢谢他。    因为他,他才能帮到家里。    也能给爹娘减轻一点生活负担。    李部长说:“老乡,肖同志这边时间很紧,准备明天中午过来,接了明亮就去省城赶火车,你们这边得提前做个准备……”    柳满秋和李秀芝点头应着。    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?    感觉晕晕乎乎的,就像在做梦。    可儿子就要走了,以后可咋办?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