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44  (第1/2页)
    大哥见了,赶紧哄了哄。    “春梅,等以后条件好了,就把你接到省城去。到时候,咱俩就能天天在一起了……”春梅“嗯”了一声,方觉得好受了一些。    这天晚上,赵桂枝跑过来跟小禾咬了咬耳朵。她压低了嗓门说道,“小禾啊,你嫂子咋一点动静都没有?是不是……”    “娘,您着啥急啊?哥才结婚几天啊?哪那么快就有了?”    “小禾,你算算,你哥结婚快两年了,那同一伐的早就生了……”    “娘,您也瞧见了,那两年日子苦,生下来的娃娃个个营养不良的,长大了那身体能好?”    “可……可娘这不是想早点抱孙子嘛?”    “抱孙子?若真有了,您就被拖住了,以后怕是再也去不了县里了……”    ……    柳晓静劝着娘,生怕她想歪了。    娘和春梅处得不错,和和气气的,从未红过脸。春梅也一直未有分家单过的想法,这在乡里十分难得。她可不想因为这个,让娘和春梅嫂子起了隔阂。    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,也不是个长法。    按照乡里的习俗,等青原成家了,迟早都要分开单过。对爹娘来说,压力颇大。儿子们分家了,总得给点东西吧?    可家里却没啥底子,到时候怕是连片瓦都拿不出来。    所以,还是得想办法弄点钱。    *    到了正月十六这天。    天刚蒙蒙亮,一行三人就搭着邮车去了县里。这是青松二哥给联系的,说挣钱不容易,能省几个就省几个吧?    他还跟县邮电局说好了,让他们三个坐邮车去省里。    有人做伴,这路上也不觉得寂寞了。    尤其是青松哥,那话匣子一打开,甭提有多开心了。高兴了,还大声唱两句,惹得赶车师傅也咧着大嘴笑了起来。    紧赶慢赶,终于赶在天黑前到了省城。    下了马车,青松背着一袋子粮食让明亮跟他住宿舍。还说:“明亮,我那边自在些,没那么拘束……”    肖建晖笑着答应下来。    回到家乡没人喊他肖建晖,大家记住的是那个柳明亮,他自己也觉得喊他明亮更亲近些。    柳晓静去了姥姥那边。    姥姥一家,自然是款待了一番。    姥姥还抱怨说,“小禾,你咋在家里呆那么久啊?这一阵子,把姥姥想得都睡不好觉……”柳晓静听得直咧嘴。    她心里明白,唯有跟她最亲近的人,才会这么抱怨吧?    欢快的日子,转瞬即逝。    柳晓静和肖建晖在省城呆了十天,就结伴回了学校。    快开学了,得提前准备一下。而肖建晖为了陪她,一直窝在集体宿舍里,跟青松哥搭伙做饭。本来,他可以提前走的,可楞是没走。    见他这样,她嘴上没说啥,可心里却有些感动。    *    开学了,柳晓静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。    她和肖建晖之间更亲近了一些,每星期的见面地点依然是未名湖畔。    不过,他俩却把这种交往瞒得死死的,对谁都没说。在学校里,如果被辅导员叫去谈话可不是啥好事。    学校里的生活是紧张的,柳晓静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学业上。    而春节过后,城乡之间却掀起了第一波清理整顿运动,气氛也变得空前紧张起来。    青良写信说,“现在队里天天开会,可忙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