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756  (第1/2页)
    德哥尔摩?    种种信息汇聚在一起,一个名字浮出水面。    卧槽!    “喂,您好,我是许远。”许远回电。    “太好了,许远教授,您终于接电话了。”工作人员如蒙大赦,这才松了一口气,“您好,现在通知您,成为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,我们会于明天在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公布这则消息。希望您能够参加今年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,地址在……时间是……”    对面一连串的话喷了过来,还好许远是全球语言精通,不然铁定懵圈。    可即便如此,他依旧有些懵圈。    这是个什么意思?    “抱歉,我能问一下吗,我是凭什么作品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?”许远很好奇,这不是瞎胡闹嘛!    众所周知,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,千奇百怪,但有一个共同特点,那就是非大众化!非商业化。    而许远,不管是歌曲还是电视剧、电影,主要都是以符合大众审美为主的。即便是文学,也是不受诺奖关注的大众文学。    没道理啊!    稳住稳住。    这很正常。    基操基操!    自己什么大波浪没见过?    “您真谦虚,明天您就知道了。说实话,我想这是诺奖对世界乐坛和影坛的一次重大认可,我个人也是你的歌迷和影迷。”对方礼貌的挂断了电话。    其实诺贝尔奖得主,一般在十月份就会陆续揭晓。    但今年出了一点意外。    一个是今年的评选中,近年来影响力很大的作家们都评选的差不多了。在新世纪以来,世界文坛整体发展放缓,这和世界和平有关。    这不是倡导不和平,而是根据历史统计,非和平年代的文学往往是最优秀、最刻骨铭心的。因为战争带来的是生与死,而生与死才能够激发最真挚和强烈的情感。    而和平年代,作品相对会失去一些引起人们心底最深处情感的共鸣。    极盛年代,作品会极其绚丽,作品往往宏大,也能有一席之地。    二十一世纪之后,整个社会的走向都是更加多元。    文学作品也逐渐朝很多个不同流派和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追求发展,导致了有很多知名文学家,但能够受到广泛认同,或者说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大文豪,是在减少的。    时代不一样了。    所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实很难选,争议很大,甚至出现了延期的状况。    直到一个临时候选人的名字出现,加上一些特殊的原因,一切问题迎刃而解。    自此,一颗来自东方的文学巨星,横空出世。    震惊百里!    ……    第二天,柳老在百忙之中蹭了一波世界级热度。    柳老V博发了一张截图,图中的网站是诺贝尔奖官方网站,上面公布了今年最后一位诺贝尔奖得主:“这是世界文坛,对华国文坛最好的认可。从今天开始,我们华国拥有了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。祝贺许远,祝贺华语乐坛,祝贺华语影坛,祝贺华国文坛!这是最好的时代!”    轰!    这哪里是一条V博啊。    这完全就是一颗核弹!    不逊色于小男孩和胖子的核弹!    柳老在国内文坛本来就是顶流,是文坛领袖之一。   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