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74  (第2/2页)
就灭一盏,仿佛真的被鬼一个一个托走了一般。    人群沿着江边跟着灯向下游走去,风凉水冷,顾桓轻轻地说:“夜深了,回去吧。”    盘金凤幽幽地看了他一眼,突然笑了起来,说道:“祝你此去一切顺心、心想事成吧!”    说完,也不等顾桓回应,带着人呼啦啦地离开了。    心想事成吗?顾桓一时又想到陈昭,不觉心乱如麻。    此时夜已三更,看河灯的人陆陆续续地走了,人没了,灯也没了。夏风吹拂着江面,泛起细细的波浪,月亮也落到了江里,泛起一阵阵金光。    江水寂静如常。月升月落,恒古不变,不懂人的心思,也不解风情。    盂兰盆节后不久,顾桓也登舟北上了。    临行之前,越王召见了他,看了他好一会,才说道:“孤祝你此去金榜题名、扶摇而上了。”    “多谢殿下。”顾桓恭敬地说:“殿下保重,臣很快就会回来。”    越王一听,展颜笑了,说道:“好,孤等你。”    身后的内宦不由得看了一眼顾桓,论讨越王欢心,这位顾统领倒是个中好手,难怪短短时日,就从仪卫司的普通侍卫升了土兵统领了。    王府中有本领的人这样多,像顾桓这样能说中王爷心坎上去的有几个?    第58章 父母    金陵城外瓜州古渡,与寻常一样热闹, 车马穿梭、人声鼎沸, 好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。    两年前,顾桓从这里离开京城, 两年后,他又在这里登岸。    望着金陵城古老、巍峨的城墙, 他不由得也有些“近乡情更怯”了。    定国公府派了大管事接顾桓回府。    这位老管家指挥着下人搬运行李,恭敬地请顾桓上马车,笑着解释:“老爷和大公子今日都要上衙,因此遣小人来接三公子。”    顾桓也笑着说道:“有劳管家了。”    老管家连说不敢, 如今府里谁不知道这位三公子大有出息了,早已不是昔日阿蒙了!    定国公府的马车浩浩荡荡地朝长乐坊驶去。    京中每日有多少人来, 又有多少人离开,顾桓的回京也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。    一回府,才换了衣裳,顾桓就被叫进了老夫人的瑞恩堂,只见老夫人、安夫人、杨夫人和小杨氏都在, 济济一堂。    看到他进来, 杨夫人连忙让他不必多礼, 笑着问他路上的事。    顾桓简略说了几句,就听老夫人问起顾林来。果然, 一旁的杨夫人也是双眼一亮, 既紧张又期待地望着顾桓。    顾桓心中了然,儿行千里母担忧, 在座的都是牵挂着顾林的人。因此,也不卖关子,细细说着和顾林有关的一切。    虽然明知顾林一切都好,杨夫人还是听得两眼泪光,连连说道:“我早对你父亲说,要把林儿接回来……嗯,过年就把林儿接回来!”    见到定国公顾琏时,已是傍晚。    顾桓正在老夫人的院中请安,听下人来报,他连忙站起身来,往门外望去。    两年不见,其实他还挺想这位父亲的。    只见顾琏迎着霞光,在落日的余晖中大步走进瑞恩堂,已经换了一身常服,头发依然梳得一丝不苟,鬓角却已带了寒霜。    顾桓定睛看去,那斑白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,特别的刺目。    定国公顾琏,已经年过半百,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