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卷阅读66  (第2/2页)
长凳上的青年:    “吃什么?”    姜与倦想了想:    “茯苓糕。蟹黄豆腐。藕粉丸子。”    应该都是他素日里爱吃的东西。    白妗诧异,他嗜甜?    不过,看了看手里的大白面,她抽了抽嘴角,上哪儿弄他说那些菜的材料?    白妗挑挑拣拣,拿起一根大葱,清清嗓子:    “殿下,不然…咱们换一个?”    他抬眼看她,忽然把大葱抢到手里,紧紧抱着,像抱着他的剑一样。    白妗重新问了一遍,他不说话,抿唇。    盯着她衣角看。    雪白的,什么也没有啊…    白妗灵光一闪,试探地问了一句:    “…馍馍?”    这么接地气?    敢情那天他咬了一口,还有瘾了?    “你要吃白馍馍啊。”    白妗若有所思。    典型的谈判技巧。    先抛出一个不太可能办到的要求。    再提出一个不那么令人为难的,那么,被要求的人,极有可能会答应后面此事。    这个人真醉假醉?装的吧?    “那天…”白妗想要确认一下。    “…你都丢了。”他忽然抬眼,明晃晃的指责。    眼里却有点委屈。    白妗吓了一跳。    他看到了?    白妗立刻自觉地道歉:    “殿下,妾的错,妾反省。”    她是觉得,食物沾了别人的口水,难以下咽。她这么解释。    “那你亲我…”    白妗咳了一声:“殿下,那不一样。”    至于哪里不一样,她也不明白。    白妗去看了眼水缸,只有浅浅一层了。    随口便问身后的人,“殿下,挑水吗?”    进来时,刚好看见外面有口井。    说完,又后悔。她心想这人醉那么凶,要是到井边去,一头栽下去就不好了。    正要亲力亲为,结果他应了声好,扭头就走。    白妗远远地看,见青年挑了两桶水回来,身体还蛮平衡,一桶一桶倒进水缸。    白妗不知怎么欣慰一笑,转身和面去。    洗干净砧板,切好配菜,回头,想看看太子在干嘛,结果就看见水缸满了。    满到溢出来了!    “……”    她艰难地问:“殿下,您以前在庙里,是不是光挑水了?”    姜与倦肩上还扛着担子,立在门口,月光在他身后倾落。    听她这样说,他有点怔地看着她。    像个俊美又老实的挑夫。    白妗走过去,默默地给他卸掉长担。    肩膀平整的布料上压出一道印。    白妗有点心疼,这衣服一看就死贵。    他也默默地任她动作。    白妗边揉面,边跟他说,“妾听说有种花馍,逢年节都要蒸制的。春节蒸大馒、枣花 、元宝人、元宝篮。正月十五做面盏、做送小孩的面羊、面狗、面鸡、面猪,清明节捏面为燕,七巧做巧饽饽,像石榴、桃、虎、 狮 、鱼。四月,出嫁女儿给娘家送‘面鱼’,象征丰收,也有女儿出嫁作陪嫁的老虎头馄饨。”    “可惜材料不够,不然妾能给您蒸只鹤出来。”    她自个儿笑笑。    身后一直静静的,白妗还以为他睡着了。    回头,姜与倦望着这边,一双眼亮得跟黄鼠狼似的。    什么鬼形容,白妗呸了一声。    这个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