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132 吴厂长的好儿女  (第1/3页)
    吴光荣进了医院也不是进了保险柜。    老张跟到了医院。    进医院就有理了?    老张比他大,都差点脑溢血了呢!    累死累活忙了一个月,人脑子差点累成狗脑子,不但一分钱没挣到,而且差点挣个脑溢血!    老张恼怒大了。    一开始吴光荣去找他的时候,可不是这么说的。    吴光荣说只要承包配料,每个月至少能挣三百块钱呢。    当然,老张这么大年纪了,又不是幼稚园的年龄,别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。    他也去跟木器厂原来的老工友打听过,虽然没有吴光荣说的那么夸张,但承包配料的收入确实极为惊人。    那个新来的工人梁进仓仅仅是个学徒,自从承包配料,第一个月发了二百多。    第二个月发了将近三百。    整个木器厂谁不让他羡慕得眼睛都成了小白兔啊!    再加上吴光荣是副厂长,承诺给老张背后支持。    并且为了打消老张的顾虑,都背后跟他签一个私人协议,完全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。    老张还挺感激吴副厂长呢。    感觉吴副厂长简直就是他的增福财神啊!    谁能想到增得都溢出来了,脑血!    吴副厂长本来就心衰气短,血压升高,被老张囔囔得也快要溢出来了,脑血。    权当先买个清静,让老婆拿了一百块钱给他。    老张拿到一个月的工资,立即就恢复了从前的劳动状况,下村给人打家具去了。    至于跟厂里签那合同……    这年头的人,对自己的信用和名声那是相当看重的。    一个人要是说话不算数,名声臭了,瞬间就会传遍十里八村。    那就再也没人敢跟你打交道了。    但是签合同就另当别论了。    因为现在的人跟公家没有契约精神。    前边那些年,好多政策都是朝令夕改,把老农民的契约精神给改没了。    尤其是供销社,让老百姓根本就不信契约。    今天说这东西可以收购,明天又不收了。    本来没说这东西要统购,但是突然来个统购,你自己就是养一只老母鸡都得拿供销社才能卖。    敢去别地方卖给你没收了。    供销社给的价格还不高,爱卖不卖,不卖回家掐死自己煮着吃去——只要你舍得吃。    老农民敢怒不敢言。    最离谱的是供销社让老农民入股。    只要你在供销社入了股,月月都有分红。    你想啊,供销社掌握着全部的生活资料,那是多挣钱的一个部门啊,突然跟你说只要你入股,就相当于供销社是你家开的。    挣了钱就分红给你。    股本还可以随时取。    老农民砸锅卖铁也去入股。    当月就拿到了分红,分了没几个月,就不大愿意分红了。    再后来,连股本都要不出来。    闹了一阵儿,股本才好容易退回来。    说好的分红呢?    也只有天知道了。    所以到现在,老农民跟老农民之间,那是一个唾沫一个钉,说话算话。    跟公家,反而毫无契约精神了,反正即使亏了,也是亏公家,又亏不到哪一个个人头上。    只要能赖过去,有的人反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呢。    当然老张从一开始没认为签了合同可以赖。    可是差点累死干一个月下来,发现不但没挣到钱,还要倒贴五六百,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,还是顾命要紧。    老张顾命去了,木器厂的车间里都要顾不过命来了。    没人给配料,怎么干?    随便去领材料吧,厂里又不允许。    只好到处找老张。    最后从下边村里一户人家把他找出来了。    那户老农民还死活拽着不让他走。    因为人家急着打家具娶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